百年历史遗存改造!西岸穹顶艺术中心预计9月对外开放
来源:上海发布2023.9.5
上海市文化旅游局介绍,黄浦江畔的西岸滨江,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这里不仅有高品质的公共开放空间,还有高质量展览云集的美术馆大道。今年9月,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即将对外开放,成为点亮西岸文化版图的又一新地标。详见↓
百年历史的工业遗产

徐汇滨江地区曾是近代上海重要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和生产基地,聚集铁路南浦站、北票煤码头、上海飞机制造厂、龙华机场、上海水泥厂、白猫集团、上粮六库等大工业厂区。这条传统工业岸线,承载了中华百年的民族工业史。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它的前身就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上海水泥厂的预均化库。上海水泥厂,原名上海华商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龙华厂,诞生于1920年12月25日,至今已经超过100年。它曾经是亚洲最大的水泥厂,是中国民族企业家们远大眼光和经营智慧的结晶。
1923年,“象牌”水泥在这里正式投产,拉力、压力等各项指标经检验均超过合格标准。上海海关大楼、国际饭店等都采用“象牌”水泥来建造。
见证转型升级的发展历程

2006年,由世博会的契机出发,徐汇滨江地区开始进行整体的规划升级。为实现还江于民的目标,徐汇滨江奏响了“由生产型岸线向生活型岸线”的乐章。
2009年,为了结合上海市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以及徐汇滨江片区的规划改造升级升级,上海水泥厂告别了黄浦江畔。
上海水泥厂的发展追随了中国上个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从上海十里洋场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到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国家建设、改革和关闭……它,正是中国与上海百年工业历史的缩影。
由上海水泥厂预均化库改造而成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保留其极具特色的穹顶式建筑构架的场所,正是举办艺术展览、演艺活动的理想之地。
功能多元的艺术文化目的地
预均化库曾是上海水泥厂的主要生产性设施。建筑内曾有一台像时钟一样不断运转的机器,用于混合石灰石及其他矿料,形成化学成分稳定的生料用于后续水泥产品的生产。如今,这座独具特色的工业遗产将再次焕发生机,蜕变为一座功能多元的艺术文化目的地。
钢筋结构的穹顶宛如工业风格的大皇宫,圆形也意味万物的包容,整体气势恢弘。
据透露,作为举办艺术展览、音乐会、体育赛事和其他活动的综合场馆,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可容纳2500人,将成为2023年“SUSAS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演绎展区主场馆。本届空间艺术季将从9月24日持续至11月20日。其间,全市20个展区将通过“多空间、多场景、多维度”,共同演绎“共栖”这一主题。
更多资讯
-
上海这座公园今年50岁,用“反哺”来庆生2024.4.26
今年迎来建园50周年的上海植物园用“反哺”的方式回馈市民游客长期的支持喜爱。 4月25日,上海植物园在建园纪念大会上一口气推出111个自主研发的观赏植物新品种,包括44个鸢尾新品种、21个山茶新品种、… 查看详情 >
-
喝咖啡、学插花、观艺术展……市民园艺中心成为沪上公园新晋打卡地2024.4.9
近日,不少市民都来到位于中山公园2号门的市民园艺中心,一边品尝咖啡,一边观赏刚开幕不久的花卉美学装置艺术展“生浪不息”。 中山公园市民园艺中心外观。 市民在园艺中心内参观艺术展。 中山公园市民园艺中心… 查看详情 >
-
匠心独具!这个环上公园加快实施改造2024.4.8
根据《环城生态公园带环上功能提升总体规划》,海徐路公园为浦东新区“十四五”期间16个需提升改造的环上公园之一,分类为生态涵养公园,功能定位为水林生态体验和名人故居特色,特色游径为水上森林骑行径。今年年… 查看详情 >
-
滨江白玉兰迎宾、街区桃李缤纷,上海这些“林长”功不可没2024.4.1
正是春暖花开时。大宁静安福邸小区的“疗愈花园”内,绿树遮蔽,一条石板路曲径通幽,小路两侧,丛丛绿草生机盎然,各色小花点缀其间,木栅栏、鹅卵石地面装饰充满了野趣。 “疗愈花园”正是在大宁路街道林长办的牵…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