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第一台大型天文望远镜,百余年前为何安装在了佘山而不是徐家汇
来源:上观新闻2023.3.2
当人们登上佘山之巅,争睹中国近代第一台大型天文望远镜之时, 难免好奇,这台重达三吨的望远镜,百余年前为何安装在了佘山而不是徐家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汤海明。
徐家汇与佘山这两处台址最初均由法国传教士所建,徐家汇天文台建于1872年,佘山天文台则建于1900年。1962年,两台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时光回溯到19世纪下半叶,保罗-皮埃尔·亨利和他的弟弟马蒂厄-普罗斯佩·亨利,既是法国著名光学仪器设计师,同时也是搜寻小行星的天文学家,他们先后发现了14颗小行星。为了将潜在小行星与容易混淆的背景恒星加以区分,他们尝试制作一份黄道区域的精确恒星图。
起初他们仅以目视观测记录恒星,但遇到了大量暗星,因此兄弟两人决定将当时的照相技术与天文观测相结合。他们制造了一台口径33厘米的照相物镜,安装在巴黎天文台。这台仪器无论是精度还是效率都远高于肉眼观测。
这种可以同时进行天体照相和目视观测的望远镜,后来被用于国际天文界联合科研项目“天图计划”,因此被称之为“天图望远镜”。“天图望远镜”大多在巴黎的高梯尔光学工厂制造,徐家汇天文台彼时也看中其优异性能,遂向高梯尔光学工厂定制了一台口径40厘米的“增强版”双筒折射望远镜。
大型望远镜需要安装在坚固稳定的地基上,否则难以进行高精度观测,但上海位于冲积平原,土质较为松软,因此徐家汇不适合作为大型望远镜的选址。建造者的眼光投向了地处上海远郊的佘山,它距徐家汇天文台约30公里,顶峰海拔约百米。1901年,“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在佘山安装完毕。
虽然地质条件上,佘山适合建造天文台,但山脚稻田密布,湿度很高,导致水汽沿山坡而上,影响观测效果,这一缺陷直到后来才逐渐显现,已是后话。
更多资讯
-
面向上财等高校毕业生推介,一批上海中心城区保租房项目提供优惠活动2024.4.28
4月26日,杨浦区“青春‘杨’帆、助力安居”——保租房进校园推介主题活动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杨浦区房管局积极响应全市开展“保租房进校园”的活动号召,筛选推介了一批房源适配、租金适合、区位适宜的保租房项… 查看详情 >
-
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这个保障性租赁住宅项目建设迎来新进展2024.4.26
近日,由张江高科开发建设的集睿公寓(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5b-6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为该项目2025年三季度精装修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吹响了项目建设新阶段的号角。 集睿公寓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 查看详情 >
-
首批封顶!嘉定这片郊野新居预计年底完工2024.4.25
近日,外冈镇郊野单元01-01地块征收安置房项目首批建筑主体结构封顶。项目预计今年四季度建成,届时将提供2940套优质房源。该基地东至吴塘、南至野黄泾、西至规划百泉路、北至规划汇旺路,总建筑面积359… 查看详情 >
-
科技回归都市,上海郊区怎么办?2024.4.25
科技回归都市的趋势正影响上海。对上海中心城区,这是明显的机遇。对上海郊区呢? 有人说,上海郊区现在很尴尬。比氛围、比功能,比不过市中心。比成本、比空间,好像也比不过周边城市。 也有人说,得换个角度看。…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