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会说话|申报馆,那些历久弥新的往事

来源:原创2021.9.17

申报馆是由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首幢近代新型报业大楼。1918年竣工的申报馆占地占地736平方米,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为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檐口下部、壁柱上都有花纹,东北两面墙上整齐地在每层开有10扇长方形大窗,计有100多个房间。远眺犹如一艘搏击惊涛骇浪的战舰,山东路、汉口路两条马路拐角交集的尖角头部被削平了,成为方形船头。“船头”处,便是申报馆迎接八方来客的正气大门,门楣上横挑着优质、坚硬的花岗岩,“申报馆”三个大字凿镂其中,历久弥新。

老报人记忆中的“309”

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申报》之于上海的意义,远非一张薄薄的新闻纸能够说清,它不仅是全上海第一份报纸,也是第一个把买报纸、读新闻的近代生活理念带入上海市民阶层的大众传媒读物。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日报在原申报馆的汉口路309号创刊,1994年,解放日报在对面汉口路300号启用新大楼。因为申报馆独特的历史人文底蕴,这里是所有(曾经的、现在的)报人的精神故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闻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解放日报社就在申报馆内办公,前辈师长们回忆起申报馆内工作的场景——“309”(老报人喜欢用门牌号指代申报馆)的办公桌如何气派、办公桌上的台灯如何有古意,甚至,就连曾经的“309”里有老鼠出没都成了富有趣味的传奇。

2003年前后,一些周刊杂志依旧在“309”办公,笔者也经常会在汉口路300号去对面的“309”找“老法师”们联络工作事宜,推开装有一对铜质把手的沉重大门,摁下电梯,仄进狭小的电梯间,办公室内昏暗的光线,踩起来嘎吱作响的老破木地板,办公桌上叠放着一摞摞高起的报刊杂志……此情此景,如今回想依旧真实鲜活,似乎就在昨天。

海派文化圈的摩登“309

可以说,申报馆从一开始,就是摩登的。再后来,309号成为一家著名港式茶餐厅,中午11:00一直到下午三四点,这里都热热闹闹,人声鼎沸。本埠时尚青年、周边写字楼内的外企白领,三三俩俩,商务洽谈,老友小聚,都会选在这里。坐在一楼白色穹顶下,喝着略苦微甜的丝袜奶茶、吃着冰火菠萝油、看一份竖排繁体字香港报纸……

举手投足间的上海味道,最难言传;所谓的海派摩登,也并非就是几幢新建的大厦、新开业的商场。海派摩登,如空气如微风般看不见摸不着,却又丝丝缕缕沁人心脾。申报馆有这样的魔力,这里有一旦离开便会想念的东西,无论时隔多久,只要一回到同样的空间位置,这种感觉立即就会苏醒。正如王安忆在《长恨歌》中的一段描写:“这东方巴黎的璀璨,是以那暗作底铺陈开。一铺便是几十年。如今,什么都好像旧了似的,一点一点露出了真迹。晨吸一点一点亮起,灯光一点一点熄”。

每个阶段的申报馆,都是海派风尚的引领者。近些年,尽管去申报馆的机会少了许多,但只要有机会路过南京东路附近,都会绕道再去一次“309”,或坐下喝杯咖啡,或站在汉口路山东中路路口,静静的看车来车往,听市声杳然、遥望远处一江之隔的东方明珠影像……黄昏时分,落日余晖洒在地面上,洒在申报馆的灰黑色外壁上,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依旧古朴醇厚,每逢那时那刻,都会产生一种错觉,有人文底蕴的老建筑会说话,申报馆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它依旧在岁月长河的亲历下娓娓道来,依旧诉说着历史与未来交融下的城市故事,依旧在展现着海派文化不同时代下的摩登。

作者:孙鑫 摄影:任国强

更多资讯

  • 申报馆变身网红地? 给个理由先,那些来打卡的年轻人2021.9.17

    2015年4月30日下午,有着中国现代报业发源地美誉的“申报馆”迎来了一次业态焕新。这一天,复旦校友齐聚汉口路309号,庆祝申报咖啡馆(The Press)开业。这几年,这里俨然已成为沪上著名打卡地。… 查看详情 >

  • 百年申报馆  今朝焕新颜2021.9.17

    今天,当你步行至外滩风貌区,驻足汉口路、山东中路口。街道未变,建筑未变,人文地脉未变,最大的变化在于百年人文建筑“申报馆”的与时俱进,通过细节上的修缮,内部空间上的焕新改造,让百年申报馆重现美丽容颜。… 查看详情 >

  • 一座“申报馆” 百年海派人物肖像群2021.9.17

    1918年10月10日,在上海市中心三马路,一幢富有现代感的新式大楼的落成仪式吸引了众多名流和市民,而大楼门楣上的“申报馆”三个字格外耀眼夺目。从这里起步,“申报馆”几经转手、搬迁、改造,在中国近现代… 查看详情 >

  • 一条望平街 百年“申报馆”2021.9.17

    上海有很多小马路,历经百年风云变幻,不管如今有着怎样的面貌,或许已更名,或许已消失,但细细探究,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马路可能承载着百年海派人文历史,蕴含了不少值得回味的故事,见证着上海百年风华和时代变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