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京、苏州的城市更新,新不是目标
来源:上观新闻2024.1.18
不过有一点却是统一的。“‘新’不是目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邓浩说,“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才是。”更新后的城市面貌,不一定更“新”,但无论是“小改”抑或“大动”,都欢迎更多的居民参与,都把居民需求放在核心位置。
“现在城市更新已进入存量时代,用已经完成城市化的土地资源,更好服务城市居民,更好呈现城市面貌。”邓浩说,以前,在城市更新的增量时代,主要关注土地容量和交通规划,现在,要更多研究原住民的生活,在充分了解现有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再制定改造方案。
邓浩分享了南京市秦淮区小西湖街区的案例。他描述第一次去那里调研时看到的情形:危房和违章搭建肆意横生,生活空间昏暗拥挤,污水、消防和燃气管网尚未建设,居民家中甚至没有抽水马桶,只能去外面的公厕如厕。这样的小西湖街区,几乎没有游客到访,60岁以上人口占比很高。
城市更新后,南京小西湖片区引入年轻业态。
南京提出,改“自上而下征收”为“自下而上更新”。2015年改造启动,小西湖街区重新划分了百余个“院落或幢”,由一个院落或幢内的居民共同商议,决定搬走或是留下。对于选择留下的居民,重新铺设管网,并给每一户人家都预留管廊接口,改善生活条件。部分居民搬走后腾出的空间,引进了茶馆、民宿、餐饮、虫文馆、工作室等新业态。
苏州市姑苏区也曾陷入年轻人才流失的困境。位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中张家巷,街道狭窄,停电瓶车都要挡道。房子是砖木结构,密封性能差,冬天毛巾挂在房间里都结冰。到了夏天,电力线路承载能力有限,开空调会跳闸。正因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现在仍留在古城的居民,多是些银发老人。
从2005年开始,苏州古城开始推行老旧小区改造。“改造过程中,居民全过程共同参与。”姑苏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胡远万介绍,方案调查阶段,通过方案座谈会、发放问卷等形式征求意见,方案完成后再通过两到三轮公示不断优化;改造过程中,几位居民受邀成为义务监督员,戴着安全帽、挂上胸牌上岗,日常巡视,直接跟现场办公室提要求;项目结束后,再请居民打分,进行满意度评价。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留存城市文脉、留下城市回忆的居民诉求也逐渐成为主流。在姑苏区,心思花在细节上,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等园林景观是苏州古城最突出的人文特色,胡远万说,“在拙政园边上的小区,我们特意打造了‘园林风’的中心花园,楼道窗户、楼栋标牌、防盗窗样式甚至是小区里树立的文明警示牌,都按照苏式风格进行重新设计。”
苏州市姑苏区某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受访者供图
而在上海,以蟠龙天地为代表的城市更新项目,走出一条旧区复兴的新路子,通过修缮老建筑和现代再创作,把蟠龙村曾经的历史元素和小镇肌理以及人们的活动印记等提取出来,塑造出现代语境下的“蟠龙十景”。
位于杭州上城区的德寿宫,2022年底开放预约,宫墙外那“一抹红”成了网红打卡地。其实,以德寿宫为圆心,在周围逛一逛,还能看到这座城市的另一面。2021年开始,紧邻德寿宫的西牌楼社区开展“微更新”工程,小区硬件得到了提升,外立面也进行了南宋风格的改造。
各地情况不同,探索方式也不同,但理念基本统一,改造思路能达成共识,长三角正彼此借鉴启发,经验互通有无,合力找到一个城市更新的最佳解法。2020年,由无锡市建发集团和梁溪区城投公司联合发起,长三角城市更新合作联盟成立。2021年,上海市黄浦区携手南京市鼓楼区、苏州市姑苏区、杭州市上城区、宁波市鄞州区、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蜀山区、无锡市梁溪区、南通市崇川区等长三角万亿级GDP城市的中心城区,组建了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2022年底,姑苏区正值建区10周年,牵头举办了第二届联盟大会,并结合“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主题,与各中心城区围绕各自特色做法进行交流。
向史而新、为民而新,这是邓浩提出的一种城市更新理念,“长三角各地都在践行,同时每个城市的性格和传统不同,又各有千秋”。不过大家的目标一致,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这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更多资讯
-
嘉定入城口景观提升改造接近尾声,打造江南韵味新形象2024.4.30
记者日前从区绿化市容局获悉,自去年开始施工的S5嘉定入城口景观提升改造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已呈现出生态绿色、缤纷靓丽的城市景观面貌,一起来看↓ 4月29日上午,记者在嘉戬公路博乐南路东北角绿地看到,由2… 查看详情 >
-
228街坊焕新蝶变一周年,上海工人新村文化节开启→2024.4.30
228街坊喜迎蝶变一周年,有着怎样的新面貌?这片“二万户”工人新村不仅摇身一变,成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潮流地,还建成了沪上首个全方位立体呈现全市工人新村建设发展历程的综合性文化展馆——上海工人新… 查看详情 >
-
产业互促:园区与企业聚力共赢2024.4.30
编者按: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确定上海市松江区结对合作帮扶安徽省六安市,上海和六安的缘分开始了。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 查看详情 >
-
一个家族传承1600多年,人才辈出,有何密码?沪郊枫泾发布一批文史资料2024.4.30
追踪消逝岁月,打捞湮没史迹,梳理历史文脉。4月29日下午,在金山区枫泾镇朵云书院枫泾店内,《清代名儒谢墉》《枫泾文脉》首发仪式举行。这是继《清代状元蔡以台》《围棋国手顾水如》等10本文史系列丛书之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