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是垃圾投放时间,乱扔将被录像!”上海这个街道用AI劝退偷倒者
来源:上观2021.1.12

工作日中午12时半,非垃圾定点投放时间,杨浦区政立路国定一小区的垃圾厢房大门紧闭,一名身穿黑色运动服的年轻人拿着四包垃圾匆匆走过,以最快速度丢在了垃圾房门外。
就在垃圾袋触碰地面的一瞬间,门外的摄像头突然发话:“现在不是垃圾投放时间,乱扔垃圾将被录像。”年轻人一惊,停下了离开的脚步,正当他四下观察,摄像头又说话了:“乱扔垃圾已被录像。”犹豫片刻后,他将四包垃圾取走。
这是杨浦区五角场街道最新试点的垃圾分类智能管理系统。1月11日上海发布2020年度上海各区及各街镇(乡、工业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成绩单,杨浦区以97.2分位居上海各行政区首位。
“定点定时投放”,是上海实行垃圾分类管理的核心举措。然而在非投放时间点,有居民需要投放垃圾怎么办?
消失的50袋垃圾
每天早上7时到9时,晚上6时到8时,小区内垃圾厢房都会定时开放,保洁员和垃圾分类督导员在垃圾厢房看管整理。而这段时间以外,垃圾房则处于无人看管状态。
“新装人脸识别,乱扔城管上门!”1月11日晚8时,记者在国定一垃圾厢房外看到这样一块牌子。
国定一小区有1600多户人家,居民的上班时间与垃圾分类点开放时间难以完全统一,不少白领每天出门时,垃圾房还没开,下班回来,垃圾房已经关门。
“过去在非投放时间,平均每天堆放在垃圾厢房外的小袋垃圾能达到50袋。”国定一居委会主任曹正卿告诉记者,自从安装了人工智能摄像头后,这50袋垃圾消失了。
垃圾厢房门口上方两侧,以及干、湿垃圾桶上方各安装了一个摄像头,看起来和普通的监控无异。曹正卿说,这4个摄像头具有人工智能技术加持,它能识别到人提着袋子走过以及放下袋子这两个动作,触发拍摄录像行为。
打开居委干部手机上的APP后台系统,在4个摄像头拍摄的实时画面里,有一片位于厢房外用蓝色线围合的区域。在非投放时间,只要识别到有人拿着一包东西走进“蓝色区域”,摄像头就会做出第一次提醒:“现在不是垃圾投放时间,乱扔垃圾将被录像。”若提醒无效,就会进行录像。
管得更严,是为了投放时间更自由?
“消失”的不仅有被随意丢弃的垃圾,还有管理人员。
以往小区垃圾厢房每天有两名人员看管,如今变成了一名。“未来还会减少,直到变成无人看管。”五角场街道绿化和市容管理事务中心负责人王侃说,而这才是智能化管理的最终目的。
“最初实行垃圾定时投放时,许多居民觉得不习惯。为了督促居民按要求分类垃圾,目前上海大多数居民区的垃圾厢房都安排了督导员现场管理,但由于人力成本有限,只能实行定时投放。”王侃认为,有了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以后,能在更大程度上释放出人力,投放时间也可以延长。
五角场街道自2020年12月起在街道内的政立路580弄小区、国顺路81弄小区、政立路830弄小区以及三湘世纪花城三期学府街88弄小区居委进行了垃圾分类智能管理试点,目前四个小区均实现了管理人员缩减、管理效能提升。
管得更严,最终是为了让居民投放垃圾更方便、更自由。智能管理系统还具有识别垃圾桶开盖和关盖、混合投放与错放、计算垃圾容量与投放量等功能,解决了干湿垃圾混投、垃圾满溢等问题。
更多资讯
-
“就地过年”他们已忙开,生鲜电商用大数据推断需求量,外卖平台给骑手加工资2021.1.22
摘要:上海电商早早筹备起春节期间的市场供应。 福建人肖先生小夫妻决定今年留在上海过年。他们早早在线预定了年夜饭外卖,并筹备购买一批年货和家乡特产在上海享用。记者从美团、饿了么、盒马、叮咚买菜等获悉,这… 查看详情 >
-
最低每小时2元,还不怕商家跑路,金桥开发区用智能化破解公益健身难题2021.1.19
摘要:用户自主选择参与时间,不必一次性支出一笔高昂的健身费,避免了预付费模式的潜在风险。 全民健身已经时代共识,然而现实生活中,健身不便捷依然困扰着不少市民。健身运动场所较少,健身运动收费高、健身运动… 查看详情 >
-
本市首家区级安全教育体验馆建成,融入VR等高科技技术2021.1.19
摘要:是融合声、像、光、电等效果的本市首家区级层面自行建设的综合性安全教育体验馆。 以传播安全文化为宗旨、以实体性体验为主要内容、以“一站式”安全教育体验为服务理念,采用数字多媒体、仿真、虚拟现实(V… 查看详情 >
-
上海随申码可查社保单?全市首个24小时一网通办商区服务点如何“打破时空”2021.1.19
摘要:区别于目前上海其他“一网通办”服务点,该服务点的最大特色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中午时分,在宝地商务楼上班的白领小张吃过午饭后,来到一楼的一网通办24小时自助服务点,打印社保和公积金清单。没有带身…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