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农药化肥残留?上海用了这个方法,不用看认证就能辨别绿色产品
来源:上观2021.1.12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也是农业发展最大的优势和最宝贵的资源。”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张国坤在1月12日举办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上海在坚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的同时,将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主攻方向,提倡“应绿尽绿”。
目前,上海绿色食品总产量约占地产农产品总产量24%,绿色食品企业875家、产品1573个、产量125.58万吨。为进一步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上海构建了以安全标、绿色标、优质标为梯次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制定形成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及相配套的明白纸,为优质农产品规范化生产提供实用技术准则。上海还从基地建设、生产管理、污染防治、监测评估、管理制度等方面规范基地建设,并将绿色生产基地创建与各类标准园、示范村、示范镇、示范区等工作相结合,落实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使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逐步成为集绿色生产技术集成的示范基地,为绿色产品认证夯实基础。
数字农业也有助于实现上海农业“应绿尽绿”。在上海,已有数字农业带头企业建立了单个面积与人民广场大小相当的现代化温室,充分利用机械设备、智能技术等新手段生产绿叶菜。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使得基地出品的绿叶菜不用农药、不用化肥,加上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能保持平价。
同时,上海打造了“一网、一图、一库”工程,将农业农村的所有生产、管理、服务等信息汇聚到一个大数据中心,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构建农业农村一张地理信息地图,一目了然地掌握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应用“一库”“一图”,用数据将业务串联起来,构建农业农村一张综合管理信息网,最终实现“一库汇所有、一图观三农、一网管全程”。
依托“一张图”“一个网”建设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了“互联网+监管”,“多少地”“谁在种”“种了什么”“什么时候种下去”的等农业生产主体信息、日常巡查、监督抽查、产品抽检信息等,全部实现痕迹化管理,形成数据可定位、源头可追溯的智慧监管网格,从而提升对地产农产品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张国坤说,未来绿色农产品的信任度能通过数字化手段保障,不用再靠一纸认证辨别。
下一步,上海将发挥示范企业的引领作用,以绿色生产基地创建为抓手,分级分类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工作:对暂不具备认证条件的基地,通过绿色生产基地创建工作规范绿色生产,逐步引导其申报绿色;对部分产品获证的基地,通过绿色生产基地创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引导其实现全基地绿色认证。最终形成覆盖全产业、全区域和全主体的绿色生产格局,整体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本市农业“应绿尽绿”目标。
更多资讯
-
“就地过年”他们已忙开,生鲜电商用大数据推断需求量,外卖平台给骑手加工资2021.1.22
摘要:上海电商早早筹备起春节期间的市场供应。 福建人肖先生小夫妻决定今年留在上海过年。他们早早在线预定了年夜饭外卖,并筹备购买一批年货和家乡特产在上海享用。记者从美团、饿了么、盒马、叮咚买菜等获悉,这… 查看详情 >
-
最低每小时2元,还不怕商家跑路,金桥开发区用智能化破解公益健身难题2021.1.19
摘要:用户自主选择参与时间,不必一次性支出一笔高昂的健身费,避免了预付费模式的潜在风险。 全民健身已经时代共识,然而现实生活中,健身不便捷依然困扰着不少市民。健身运动场所较少,健身运动收费高、健身运动… 查看详情 >
-
本市首家区级安全教育体验馆建成,融入VR等高科技技术2021.1.19
摘要:是融合声、像、光、电等效果的本市首家区级层面自行建设的综合性安全教育体验馆。 以传播安全文化为宗旨、以实体性体验为主要内容、以“一站式”安全教育体验为服务理念,采用数字多媒体、仿真、虚拟现实(V… 查看详情 >
-
上海随申码可查社保单?全市首个24小时一网通办商区服务点如何“打破时空”2021.1.19
摘要:区别于目前上海其他“一网通办”服务点,该服务点的最大特色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中午时分,在宝地商务楼上班的白领小张吃过午饭后,来到一楼的一网通办24小时自助服务点,打印社保和公积金清单。没有带身… 查看详情 >